10月下旬,美國稻米召開了第二場國際網絡研討會,這次專注於中國。會議開始於東海岸時間晚上10點,不過中國還是上午。有176人參加了本次研討會。
本次網絡研討會有X場分享,包括美國稻米主席Betsy Ward的分享,美國農業部貿易與對外農業事務副部長Ted McKinney的分享,阿肯色州與加利福尼亞州專家分享和美國農業部經濟研究處Nathan Childs關於2020/2021全球稻米市場的分享。
美國農業部動植物衛生檢驗局(APHIS)的工作人員以及美國駐北京大使館的農業顧問Bobby Richey也參加了會議。 Richey與討論了中美第一階段協議57項農業技術承諾中的50項內容的履行進度,如大豆、玉米、小麥、牛肉、豬肉和家禽,並指出他希望很快能將稻米也列入其中。
參會者們提出了很多問題,比如美國稻米何時會抵達中國,是否可以在電商平台買到美國稻米,美國稻米進口是否有限額,進口美國稻米的資質要求,美國稻米農田中是否有小龍蝦,是否可以進口每股野生米等等。
美國稻米亞洲、土耳其委員會主席Chris Crutchfield總結道:“我對參與人數之多、信息覆蓋之廣、和提問的專業程度印象深刻。我相信這次研討會會幫助增加更多對美國稻米的進口。 ”
其他參會者也有一樣的感受,一位進口商在研討會結束前發送了一條信息表示:謝謝美國的朋友分享了許多有用的信息。希望不久的將來我們能在中國市場見到美國稻米。 ”
本次網絡研討會的錄頻和分享內容的演示文稿可以在美國稻米官方網站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