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新冠疫情還沒有完全結束,但是隨著確診病例數量下降以及測試和病例追踪能力提高,許多州和國家開始重新開放。美國和其他一些國家/地區開始思考如何應對後新冠疫情時代。總有一天,這場最嚴重的健康危機將會過去。但是,這場疫情對那些正在或有可能面臨糧食短缺問題的地區的破壞性影響才剛剛開始。而這份影響將是毀滅性的,它會使世界上許多脆弱的人口陷入飢餓、營養不良和絕望中。計算出有多少人需要援助以及最需要援助的國家是哪些的工作量非常大。
根據飢荒預警系統(FEWSNET),南蘇丹、葉門和奈及利亞共計有超過3000萬人面臨迫在眉睫的飢餓危機。預估在危地馬拉,洪都拉斯,索馬里和肯尼亞等地,面臨飢餓危機的人口將比疫情前增加100%或更多。 FEWSNET計算出,在現有的糧食援助需求之外,由於新冠疫情將有超過1億人需要立即的人道主義援助。
缺少進貨途徑、主要供應鏈中斷和勞動人口不足可能是食物短缺加劇的部分原因。在許多最需要援助的國家,民眾可能無法及時獲得食物並伴隨通貨膨脹。在這種情況下,依靠糧食捐助似乎是最妥當的方法。
「美國政府有多種糧食援助形式」美國稻米協會國際貿易政策經理Jesica Kincaid說。 「但是,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堅信直接提供食物是解決之道。美國稻米協會一直通過新冠救濟法大力支持額外的糧食援助撥款。」
美國提供的營養強化食品不僅可以解決飢餓問題,還能解決大眾對營養不良問題的擔憂。美國按照最嚴格的食品安全標準生產生產了大量營養強化大米,它們提供生物利用度高、易消化且對人體生長至關重要的關鍵營養物質。
「我們鼓勵美國政府和所有執行機構,包括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充分利用營養豐富的強化大米來解決由于冠狀病毒大流行而導致的大規模飢餓和營養不良」 Kincaid說:「美國稻米致力於通過美國政府的食物援助計劃向那些有需要的地區提供營養豐富的美國精米和美國營養強化稻米。」